
封頭的耐壓試驗與密封性驗證是保障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關鍵環節,需通過標準化流程檢測結構強度與密封性能。耐壓試驗通常采用液壓或氣壓方式,通過向封頭與筒體組成的封閉腔體內施加試驗壓力,持續保壓并監測壓力變化,評估整體結構的承載能力。試驗前需檢查封頭表面是否存在裂紋、凹陷等缺陷,確保測試裝置連接密封,壓力表等監測儀器經過校準。升壓過程需緩慢進行,分階段保壓觀察,避免壓力驟升導致結構損傷,保壓期間重點檢查封頭與筒體連接部位、開孔補強區域是否有變形或泄漏跡象。
密封性驗證需結合耐壓試驗同步進行,或采用氣密性試驗單獨檢測。液壓試驗中通過觀察壓力下降值判斷密封性能,壓力下降幅度超出允許范圍時,需排查密封面貼合情況或緊固件預緊力是否均勻。氣密性試驗適用于對泄漏要求嚴格的場景,通常在耐壓試驗合格后進行,通過向腔內充入特定氣體,使用檢漏液或氣體檢測儀檢查密封部位,重點關注法蘭連接面、焊縫及閥門接口處是否有氣泡產生或氣體濃度異常。試驗過程中需控制環境溫度穩定,避免溫度變化對壓力讀數產生干擾,同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,防止超壓導致試驗介質泄漏。
試驗完成后需對封頭進行泄壓、清洗與干燥處理,記錄試驗壓力、保壓時間、泄漏檢測結果等關鍵數據,形成完整的檢驗報告。對于試驗中發現的輕微泄漏,可通過調整密封件或緊固件消除;若出現結構變形或嚴重泄漏,需停止試驗并對封頭進行修復或更換,修復后需重新進行驗證。定期開展耐壓與密封性試驗,可及時發現封頭在長期使用中的疲勞損傷或密封失效風險,確保壓力容器在設計壽命內安全可靠運行,降低因封頭故障引發的生產事故風險。